儒學在美國的故事--孔子雕塑
更新時間:2019-01-14 15:32:30
西方各國對儒學的認知,最早應推歐洲,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紀。又過了五個世紀,才到美國。但美國獨立之初,在其開國元勛之中,倒是不乏對孔夫子很尊崇的人。并且在最高法院有一尊孔子雕塑。有學者研究過,譬如親手擬就美國《獨立宣言》,也是日后美國第三任總統(tǒng)的杰斐遜,第二任總統(tǒng)亞當斯,以及第四任總統(tǒng)麥迪遜,還有在美國獨立戰(zhàn)爭宣傳事業(yè)中享有盛名的潘恩等諸人,都對孔子的教誨甚為關注與推崇。此無他,蓋剛誕生的美國既要與英國的現(xiàn)行制度決裂,又要強調自由不可沒有道德的基礎,所以認為來自東方孔子所著重的私德(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)以及公德(“為政以德”)的教誨,特別為當時美國新興國度之急需。
上面提到的第四任總統(tǒng)麥迪遜,據(jù)說他家里還供有孔子銅像。而第三任總統(tǒng)杰斐遜,在他1801年就職演說時,還特意提起孔夫子在德育上的訓誨。另外一位向來以立言、立行而為后人尊稱為“美國精神典型”塑造者的富蘭克林,也推崇孔夫子的德育教導,認為具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價值。尤有甚者,潘恩甚至將孔夫子與耶穌基督、蘇格拉底相提并論。
美國獨立戰(zhàn)爭以至美國開國初期,其時相當于中國清朝的乾隆與嘉慶年間。那時候美國與中國并無來往。以上這些美國開國元勛與名人們,如何得知孔子與儒家思想,似乎是一個撲朔迷離的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