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青銅鼎的使用制度
更新時間:2018-11-07 16:11:03
青銅鼎在古代在開始是用作吃飯的工具,隨著越做越大逐漸被用作祭祀的神器,在西周時期,自天子、諸侯王、卿大夫再至士和平民百姓,無論是穿著、住、行、婚、喪、嫁、娶都有一定的規(guī)定,在這些繁瑣的規(guī)矩中最能體現(xiàn)各個階層地位的就是用鼎制度。
大型銅鼎本來是一種三腳炊器,是用來煮食物的生活用具。自人類進入青銅器時代以來,由于古代生產力不發(fā)達和古人對大自然認知有限,他們往往會對大自然產生迷信和崇拜的心理,以為土地生產的食物和他們獵獲的野獸都是大自然和祖先的賞賜。所以,他們會在食物煮熟食用之前,向祖先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。此種儀式不但是謝恩,亦是希望大自然能給予更多的賞賜。久而久之,鼎就成為了神圣的祭祀禮器。“國之大事,在祭與戎”即道出了祭祀對先民的重要性。同時,正是因為祭祀與戰(zhàn)爭是國家的兩件大事,所以用于祭祀的鼎就成為了象征政權的重要標志。故而當楚莊王向周朝大夫王孫滿打聽周鼎輕重時,被王孫滿狠狠地駁斥了一番。
此外,按照周朝的禮儀制度,天子用鑄銅鼎九個,諸侯用鼎七個,卿大夫用鼎五個,士用鼎三個。所以,在周朝武力強大的時候,貴族們不僅生前牢牢地遵守著用鼎制度,而且死后也會用同樣數(shù)字的鼎來陪葬。但是自平王東遷后,諸侯王們開始漸漸地無視天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