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的古代雕塑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,幾千年來,我們的祖先在這塊廣闊的土地上,創(chuàng)作了眾多的精美的雕塑藝術品。這些作品造型生動活潑,形象逼真?zhèn)魃瘢幪幏从持覈鴦趧尤嗣竦闹腔酆图记,不愧是我國幾千年?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。
在中國古代的雕塑藝術品中的佛教雕塑占據極為重要的地位。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后,由于當時社會政治上的動蕩,民族之間矛盾時起,經濟基礎不穩(wěn)定,因而佛教能以澎湃之勢漫透到整個社會。伴隨著佛教的傳播,佛教藝術幾乎在全國各地盛行起來。佛教造像在各個時代,在形象與內容方面都有著不同的特點。
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造像既是宗教的宣傳品,也是帝王權貴的意念所在。它通過雕刻家之手把犍陀羅和摩揭陀兩個地方的造像藝術中國化,雖然這些造像的宗教氣氛非常濃郁,但其造型的基礎,無論如何也脫離不了現實的人,寫實的因素畢竟處于主導地位。南北朝經歷了370余年的動亂和分裂,直至隋代才又完成了重新統(tǒng)一的局面,接著唐王朝又在此基礎上把封建社會推向繁榮昌盛的時代。佛教伴隨著370余年的分裂和動亂,作為當時一些人們的精神信仰也逐漸根深蒂固下來。佛教造像藝術在南北朝時期的基礎上速度迅猛發(fā)展起來。不論是銅鑄的造像,石制的雕像,泥質的塑像,都把佛的崇高慈祥,菩薩的和善端麗,羅漢的溫順誠懇,天王的威嚴孔武,力士的強橫暴戾刻劃得神靈活現。從某種意義上說,這是社會現實的一種藝術之概括,是一個封建王朝的本質與功能的形象化的表現。
宋代,佛教雕塑在這一時期的雕塑領域里雖然仍占有相當大的比重,但是由于禪宗的影響,佛教雕塑的那種神圣性和理想性減弱了,總之被稱為“世俗化”的現實性成份則大大增加了。唐代盛行的“釋迦佛”、“菩薩”、“力士”等雕像,已逐步為更加世俗化的羅漢造像所代替,這種更為接近當代人情味的佛教雕塑,對于佛教的傳播起著積極作用。